第19节(1 / 2)

隐凤朝阳 看泉听风 3980 字 29天前

这里的饭菜都是拓跋曜让御膳特意准备的,鸡汤的浮油都撇干净了。拓跋曜今年才八岁,哪里会动什么歪脑筋,他就是打小喜欢谢知,最想她整天陪着自己,自己上完课就能看到她。

太皇太后老让自己亲近崔家女,拓跋曜就不明白,既然他们这么想要自己喜欢崔家女,为何不找几个漂亮乖巧些的过来?不说能跟阿蕤比,哪怕有阿蕤五六分他也能接受。可是送进来的崔家女长的丑不说,性子也不可爱,看着就烦心。要不是他私心想让阿蕤入宫,他也不可能答应太皇太后让公主跟皇子一起上课的荒唐提议。

不过学堂里有些女学生也不错,让他那些弟弟分分心,省得整天不太平的想压自己一头。他现在的地位是他阿娘用命换来的,谁想要自己的位置,那就先用他们娘和他们自己的命来换,拓跋曜漫不经心的又给阿蕤挟了一筷子木耳,这也是阿蕤爱吃的山珍。

谢知见他不动手动脚,便接过鸡汤轻抿了一口,果然很鲜美,她眼睛一亮,“好喝。”果然还是皇宫御膳的手艺好。

“好喝就多吃点,别太挑食,小孩子挑食容易长不大。”拓跋曜教训谢知说。

谢知暗忖,她哪里挑食了?她不是什么都吃吗?谢知并不知道现在长安贵族大部分还是以豆饭和麦饭为主食,稻米是属于珍稀罕见的粮食。在她心目中米饭是最常见的粮食了,还有中国人不吃米饭的吗?麦饭、豆饭,在她看来就是蒸粗面粉团和煮豆子,是个现代人都吃不下去好么。

黍饭她以前从没见过,好像是粘性黄米之类的粮食,她只在北方同学口中提过,说是用来做点心的,一般人都不会当主食,吃了积食。稷饭就是高粱米,现代基本都用来当饲料,要不就是拿来酿酒,用来给人当粗粮的高粱米制作的比现在的细粮都精致。

她怎么可能把那些奇奇怪怪的主食咽下去?谢知以前一点都不觉得自己重口腹之欲,可到了古代以后,她觉得古代最熬不下去就是吃了。亏她还是出生顶级贵族家庭,还是换了别的人家,谢知觉得自己肯定没活下去的勇气……

谢知习惯饭前喝一碗汤,喝完鸡汤,她又啃了一只鸡翅,她吃鸡翅只吃中段,翅尖和翅尾都不吃。这也是她在现代养成的习惯,然而到了古代后又变成她嘴刁的证明。她也没想到她爱吃的木耳蘑菇,现在都没人工养殖,是真正的山珍。

当然这些都没人跟她说,家里又不是供不起,没必要在孩子口粮上苛刻。谢知让舀了小半碗饭,她用鸡汤拌饭再夹杂着鸡汤里的蔬菜把一小碗饭都吃完了。午膳完毕,宫女扶她回午睡的隔间,伺候她漱口净面洗手,还给她涂抹面脂。

谢知舒适的享受着宫女的伺候,很不争气的觉得跟皇帝一起午休也没什么不好,这享受除了皇宫也没别的地方能享受到了。等谢知换了衣服出来,拓跋曜手里拿着一瓶伤药对她招手,“过来,我替你上药。”

“上什么药?”谢知奇怪的问。

拓跋曜说:“上午不是先生打你了吗?”

谢知愣了一会才想起这件事,“先生就是提醒我,他没打疼我,不用上药。”谢知摊开小手给拓跋曜看,果然掌心白腻透红,一点红肿都不见。

拓跋曜说:“这个先生不好,我明天给你换一个。”

“不用,先生很好,他讲课我很喜欢,就是有些不懂。”谢知仰头看着拓跋曜,“陛下,我有不懂的地方可以问你吗?”谢知虽不知道拓跋曜准备怎么对付先生,但是想到他那皇帝病就替先生担忧,赶紧替先生说好话,生怕拓跋曜会罚先生。

拓跋曜看着那张满是信任的小脸,突然觉得那个先生也没什么不好,他颔首说:“你又不懂的就问我,你们不是申时下课吗?下完课你先别急着走,等太傅回府你再一起回去,可以赶上你戌时睡觉的时间。”他对谢知的一切都很了解。

谢知:“……”为什么别人都可以正点下课,她一定要六点才能回家!不知道学生最讨厌拖堂吗?

皇帝皇子们上午是学文,下午是习武,午休完毕,拓跋曜先出寝室,领着众兄弟去校场练习骑射。谢知则由宫侍带领,通过暗道回自己寝室,然后再去学堂。学堂里居然只来了乐安、淮阳公主的伴读,高平、西平公主的伴读都不见了,这是还没来上课?

专门给她伺候笔墨的小宫女悄声道:“下午是骑射课,贵人们都去校场习武。”

谢知恍然大悟,她还奇怪既然课堂都分开,崔太皇太后为什么能这么笃定崔家女能跟皇帝朝夕相处?原来是下午骑射课在一起。谢知年纪小,还不能上骑射课,现在去只能拉空弓,但是这个运动是谢简绝对不允许孙女做的。

谢知将来是要入宫的,入宫宠妃第一要义就是要长得美,美人需要什么地方都美,可不光只有一张脸美,拉弓这种运动除了让孙女手指变形、指节粗大外,没有别的用处。谢知也爱美,但她的爱美仅限于美容、防晒,她不会因为爱美而放弃自己健康。

她很喜欢运动,也不觉得自己需要为了男人的病态审美而不运动。奈何现在情势比人强,她也只能暂时按捺下不满,横竖运动有很多种方式,她现在年纪打拳踢毽子很好,等将来自己能做主了,她想做什么运动就做什么运动。

年长的学生去上骑射课,剩下年幼的学生也不能空座教室,下午来上课的有两位先生,一位教众人书画、一位教众人学琴。谢知书画根本不用先生教,写出来的字横平竖直,已经有几分端正秀美的风韵,先生们不禁暗暗赞许,不愧是谢太傅的孙女。

先生们在午时休息时知道谢知身份,这些先生都是饱读诗书的鸿儒,得知她是谢太傅的孙女后,对她的要求就改变了,太傅的孙女总不能成为不学无术的人。然而谢知的表现也让先生们很满意,不禁对她要求越发严格。

书画先生同上午的授课先生一样不苟言笑,教众人弹琴的先生却和善许多,他带来许多乐器,有管弦、弹拨和打击三类,先生每样乐器就演奏一小段,示意学生们选自己喜欢的乐器,大部分人都选了钟鼓,因为看起来最容易学。还有小部分汉女选了七弦琴,这是最高雅的乐器。谢知毫不犹豫的选了筝,这时候也叫瑶筝或鸾筝。

这是她上辈子学了三十年的乐器,谢知很专一,学了一样才艺就会坚持下去,这辈子也不会改变,虽然这时的筝只有十三弦,不是日后的二十一弦,但这个是可以改进的,她学了三十年的古镇,十三弦她或许一开始会不适应,但不至于不会弹。

先生没想谢小娘子居然选了瑶筝,心里有些诧异,莫非谢太傅没教小娘子弹琴?谢太傅素来善奏七弦琴。先生按照众人的选择,分别教大家入门,打击乐器入门简单,刚学一会就能打的锵锵有声。

弹拨乐器入门难,练习也能难,想要像先生一样弹得如行云流水,首先就要先练习指法,现在空弦上练习,等熟练了、手指不会碰到别的琴弦,再练习按键指法。

众人学了大半个时辰就学了一个弹拨,食指、大拇指不停的弹拨琴弦,众人皆是一张生无可恋脸,唯独谢知觉得挺有意思的,明明自己都弹三十年古筝了,就因为换了一个身体,就要重新开始练习,因为她手指跟不上大脑……

上学的第一天,谢知拉足了一个课堂的仇恨,要不是四个公主都得了母亲的吩咐,不许欺负她,高平都要忍不住揍人,在大家都听不懂的情况下,你如此自得的跟先生说话,考虑过我们的感受吗?可惜她不敢违背阿娘的吩咐。

下午因学生人数不齐,大家更没心情上课,说是申时下课,其实未时过半,众人就纷纷离开了。谢知得了拓跋曜吩咐,也不敢提前回家,但看着宫侍们送来的厚厚一叠蚕茧纸,谢知心情一下好转,别的不说,皇宫的待遇可比家里好太多。

第32章 波澜又起(一)

谢知以前看过蚕茧纸的考据, 据说有人测试过明朝蚕茧纸是用构树皮做成,所以有人说蚕茧纸并不是用蚕茧制成的纸,但也有人说古代工艺又不是一成不变的,谁能保证明以前的蚕茧纸不是蚕茧做的?谢知不知道前世的古代是否有这个进程,但她现在手里的蚕茧纸是真用蚕茧制成的,所以造价特别昂贵。

谢知让宫女把她带来的青石板放在书案上,这些青石板是祖父特地派人给她特制的,比起青石砖来, 石板轻便小巧, 厚度只有一寸多一点, 每块小石板都可以写一个字, 谢知对这套石板爱不释手,那里都带着。

在青石板写字是节省纸张, 也是怀念。谢知小时候父母工作忙,爷爷奶奶、外公外婆也工作忙,她是太公、太太带大的, 太公、太太都出生书香门第, 两人是真正的青梅竹马,从小一起上课、一起出国留学, 又同时弃笔从戎,为了国家奉献一生。

等后来国家安定,太公、太太也因为早年南征北战落了一身毛病, 两人的保健医生建议他们要好好休养, 两人将公务彻底放手, 专心在家带着小曾孙女。太公、太太都有练字的习惯,两人每天最爱的事就是早上带上一只塑料小桶、三只毛笔,带着曾孙女去公园里散步。

散完步从河里舀一桶水,三人并排站在公园的游廊前,在游廊的青石板上写字。太公、太太自小家境富裕,但一生简朴,身上除了公服外,衣服都是新三年、旧三年、缝缝补补又三年,吃饭也是最简单的三菜一汤,素多荤少,私事出门不是坐公交就是走路,从来不公车私用,也不许小辈给他们买车。

不过两人对谢知一点都不小气,两人是老干部,退休工资都高,养个小丫头养得绰绰有余。老人家最容易隔辈宠,两人养了谢知十年,把谢知娇惯得快上天。那段时间也是谢知童年最愉快的回忆。后来谢知闲来无事,就爱去拎个小桶去公园里练字,久而久之,都养成习惯了。

谢知一面练字,一面回想起往事,脸上带着微微笑容,但很快她就回收心思不去想现代,越想越想回现代,谢知怕自己陷入回忆过深会得抑郁症,人总要向前看,太公、太太那个时代多苦,他们还不是挺过来了?他们可以,她也一定可以的。

谢知将今天需要练习的字帖页先在青石板上临摹十遍,吩咐宫女将青石板撤下,她铺上蚕茧纸正要下笔,却听一声轻咳。谢知抬头,发现早上授课的先生板着脸、袖手站在她身后,她起身行礼:“先生。”

先生见谢知在青石板上练习,赞许的颔首,“练笔就是要勤学不缀。”他幼时也在沙盘上、芭蕉叶上练习,这个女学生出生富贵,到也肯如此耐心练习,是个好苗子。

“多谢先生教诲。”谢知恭敬的说。

先生问:“今天的授课有听不懂的地方吗?”他看到谢知一个人在课堂里练习,特地进来问她今天学的如何,他今天教得内容肯定没人听懂,他特地等众人都下课了,过来问谢知。

“有。”谢知连忙取出今天的课堂笔记翻给先生,将自己不懂的地方一一指给先生听。先生很耐心的教了,是老师都会喜欢勤奋的学生。谢知越问,先生对她越满意,教导也越来越耐心。

等谢简和拓跋曜进来时,谢知整跟先生说的其乐融融,谢简眉头微扬,拓跋曜看着崇拜的看着先生的谢知,心中很是不悦,不是说要等他过来解惑吗?常大用轻咳一声,说得热火朝天的两人才停下,看到是拓跋曜跟谢简来了,连忙上前行礼:“陛下。”

拓跋曜也不理会那位先生,只问谢知:“下午学了什么?”

“学了瑶筝。”谢知说。

拓跋曜以为她会学七弦琴,还特地让人备了一张古琴,不过瑶筝也要古筝,他摸摸谢知的卯发道:“我有一张古筝,等你以后会弹曲我就送你。”